6月23日下午,温江区金马学校召开区级规划课题《家校社协同视域下九年一贯制学校学生意外伤害事故防范实践探究》开题论证会。温江区教育科学研究院科研室主任张光伟,教研员徐辉,区教育局安全科罗俊,金马学校德育负责人李强,课程发展中心主任郭伟波,课题组全体成员参会。
会议启幕:规范流程奠基础
会议由郭伟波主任主持,郭主任首先介绍了与会专家和课题组成员。随后,张光伟主任代表区教育科学研究院向课题组颁发了课题立项证书。
汇报展示:聚焦问题溯根源
课题主研陈颖老师从问题的提出、政策背景、核心概念、研究意义、预期效果、研究保障条件等多方面展开汇报。结合中小学意外伤害事故呈现态势,剖析九年一贯制学校因学生年龄跨度大、责任主体割裂、资源整合低效导致的防控难点,提出构建权责清晰、运转高效的家校社协同防控机制,明确家庭、学校、社区在学生安全管理各环节的具体职责,形成常态化协同工作模式,填补该领域机制研究空白。同时,将理论成果转化为实践应用,有效降低九年一贯制学校学生意外伤害事故发生率,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实践经验。
专家把脉:精准献策促优化
徐辉(科研教研员):
标题精准化:建议明确"九年一贯制学校"范围,突出城乡接合部特色;
问题数据化:需基于前期调研提炼核心问题,避免与目标脱节;
逻辑对应性:研究内容须紧扣目标分层设计。
罗俊(区安全科):
问卷针对性:增设已发生事故家庭的回溯性调查;
理论显性化:补充法律依据外的学术理论支撑;
成果可推广:注重模式在同类型学校的复制路径。
张光伟(科研室主任):
问题深刻性:深挖家校社责任缺失的实证证据;
文献聚焦度:补充法律文献及协同机制学术研究;
概念操作性:明确"意外伤害"分类标准及三方权责边界。
案例代表性:案例应真实、典型,为研究提供时间支撑。
研究展望:协同攻坚护成长
郭主任总结强调,下一阶段我校将依据专家建议:优化标题范围,深化问题剖析,精炼调查工具,聚焦九年一贯制学校特殊场景设计分层防控方案,继续深化成果,以期为区域校园安全治理提供范式参考。课题组老师们表示,将扎实有序推进课题研究,致力于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家校社协同防范学生意外伤害事故的有效经验,以期以点带面,显著提升区域校园安全治理效能,为学生的健康成长构筑坚实可靠的安全屏障。

图文:吴星桦 张琴
编辑:陈宇瀚
一审:张建昌
二审:张琴
三审:杨永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