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石”课堂绽芳华,以赛促学共成长(五)

五月春风拂面来,万花争艳满园开。教研的热情这繁花似锦的初夏里蓬勃生长。为了推进以大单元学历案为载体,深化素养导向的课堂变革,践行新课标、新教学,助力教师成长、教研组建设学校发展,在教师发展中心的组织下,金马学校第九届“金石杯”绿色课堂教学展评活动持续开展,本期中学组共有4个教研组参与比赛。

英语组

初中英语组由刘天玥、刘钟倩、唐培三位老师代表参赛。

课前,刘钟倩老师进行此次大单元学历案的“基于核心素养”单元设计说明,刘钟倩老师以七年级下册《Unit 7 It’s raining 》第一课时为例,从设计依据、单元设计、单元作业设计、教学实施建议四方面进行了详细的阐释。

课中,刘天玥老师就七年级《Unit7 It’s raining Section A 1a-1c 》进行课例展示。刘老师在大任务“和外国朋友进行日常交流”的背景下设计了两个任务。任务一:交流天气和当下正在做的事情;任务二:交流假期。课堂中,刘老师运用观察图片、两两对话、小组合作等多种活动方式让学生掌握关键词及关键句型,并在活动中训练学生的思维品质,提升英语沟通交流的能力。

课后达标环节,杜军主任提出问题:“基于核心素养,教师在课堂上可采取什么措施帮扶学困生?”唐培老师认为教师可以在课堂中运用Concept Checking方式、两两对话以及小组练习去帮扶学困生。

体育组

体育组由舒琦、徐志韩、张爱玲三位教师代表参赛。

课前,舒琦老师进行大单元设计说明,以《八年级排球基本技术》为例,分享了排球大单元概览部分的设计理念,并且从设计依据、单元设计创意、教学实施、教学特色四个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解说。

课中,徐志韩老师对排球《对垫球》课例进行展示,在徐志韩老师的指导下学生分组展开自主练习、小组合作练习,然后创设游戏“垫穿肠”进行强化练习。整堂课充满趣味性,激发了学生的学练兴趣,也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排球对垫球的动作技术要领,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课后答辩中,张爱玲就区教研员陈培林老师提出的“‘如何将你敢挑战吗’的大情景与课时情景相融合以及“在课堂中如何体现教师主导作用?”两个问题进行了阐述。

课例展示结束后,陈培林老师与体育组教师深入交流,对金马学校体育组团队给予了高度的肯定,针对学校大单元学历案展评提出了宝贵的意见,同时对学校大课间活动以及后续迎接国检提出了分层教学、因材施教的建议。

语文组

语文组由唐诗、张雅雯、潘琳珺三位教师代表参赛。

课前,唐诗老师基于课标,整合学期,结合实事——第十二届世界运动会,设置了本单元情境任务为:撰写“颂天府之星,传中华美德” 宣传文稿。本单元所选的课文有着丰富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也蕴含着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可以让学生学习本单元时,了解古今仁人,树立人生标杆。

课中,张雅雯老师与同学默契配合,呈现了一堂活跃的语文课。首先张老师以大单元情境任务导入,要求同学们通过略读的方式,梳理文章中出现的人物等要素,学生积极展示成果。随后张老师以“谁是小茅屋主人?”为问题,引起同学们积极思考,小组内每个成员都积极发言,分享自己的看法。在老师的引导下,同学们总结出新时代中华传统美德——“雷锋精神”。最后,出示范例,引导学生写出生活中的“梨花”故事,启迪同学们拥有发现美的眼睛,将生活中的美好事迹具体化,从而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中华传统美德。

在答辩环节,评委刘老师提出问题:“本单元的大任务‘颂天府之星,传中华美德’宣传稿是如何与本堂课有机结合的呢?”根据这个问题,潘琳珺老师立足初中语文核心素养分别从“语言建构与运用、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在课堂中的各个教学环节的体现情况进行充分的说明。

综合组

综合组由雷雨林、肖茗心两位老师代表参赛。

课前,雷雨林老师进行此次大单元学历案的单元设计说明,为人音版初中音乐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长江之歌》的课例展示拉开了帷幕。雷老师以严谨而细致的态度,逐一阐述课标要求、大概念、单元设计创意、教学实施建议以及单元学习评价等重要方面,呈现出了清晰而完整的教学思路。

课中,肖茗心老师展示了《长江之歌》的教学课例。她以“为校园微电影配乐”这一重要任务为主线,通过分析、欣赏、演唱以及协作学习等多种方式引导学生深入学习。这种启发式教学方法不仅使学生掌握了音乐的基本概念和技能,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深刻领悟到了小组合作的重要价值。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学生们通过共同探讨,展现了创新能力,最后通过音乐表达出对艺术的热爱与激情。

课后,黎灵老师提出问题:如何在本单元设计中体现文化理解这一音乐核心素养?肖茗心老师对此进行了详细的回答,她从课程内容的选择到教学方法的运用等方面进行了阐述,并强调了在音乐教学中融入文化理解的重要性。

捧一春风,携一抹绿意,同赏一片生机盎然!此次金石杯”赛课活动继续着以师为导,引领学生的探索之旅;同时也引燃了教育者的智慧火花、知识共享的学术研讨之风。不论是授课的师,还是观摩的同行,都在互动中拓宽视野,在交流中汲取养分,在每一次的深入研讨中自我提升。教育之路,任重道远,愿我们共谋共进共发展,并肩同行创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