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推进“五育融合”背景下的教育实践,促进数学与劳动深度融合,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勇于创新实践的数学核心素养,同时通过实践活动锻炼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我校六年级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数学+劳动”跨学科节活动,以“圆”为主题,带领学生们走进数学的奇妙世界。本次活动旨在通过一系列趣味横生的实践活动,让学生们更加深入地理解圆的知识,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一、寻圆探秘
活动伊始,学生们被分成若干小组,带着尺子、细绳等工具,走出教室,在校园内外寻找圆形物体。他们发现,圆在生活中无处不在:自行车的轮子、钟表的表盘……每一个发现孩子们都兴奋不已。
随后,他们利用找到的圆形物体,进行测量和计算。先用细绳绕圆一周,量出细绳的长度,从而得到圆的周长;再用尺子量出圆的直径,利用公式“周长=π×直径”进行验证,加深了对圆周率π的理解。接着又通过测量圆的半径,利用公式“面积=π×半径2”计算出圆的面积,进一步巩固圆的面积公式。
二、圆创艺术
在掌握了圆的基本性质后,孩子们开始发挥创意,运用圆设计出了一幅幅美丽的图案。他们有的用彩色笔在纸上画出大大小小的圆,组合成一朵朵绚烂的花朵;有的用剪刀剪出圆形纸片,拼贴成一只只可爱的动物;还有的用圆规和直尺,绘制出精美的几何图形。这些图案不仅展示了孩子们的艺术才华,还体现了他们对圆的深刻理解。
三、纽扣圆趣
六年级上册劳动教育第4课是《制作纽扣画》,为了将数学与劳动实践相结合,活动还特设了“纽扣画制作”环节。孩子们收集各种颜色和形状的纽扣,制作出一幅幅独特的纽扣画。在制作过程中,不仅锻炼了动手能力,还学会了如何运用圆形元素进行艺术创作,一幅幅栩栩如生的纽扣画,成为了活动中的一大亮点。
四、小报悟圆
活动最后,孩子们动手制作了一张张关于圆的手抄报。他们搜集了圆的定义、性质、公式等相关知识,以及自己在活动中发现的圆形物体和测量结果,用手抄报的形式进行了展示。这些手抄报不仅内容丰富、图文并茂,还体现了对本次活动的深刻感悟和收获。
本次活动以“圆”为主线,通过寻找生活中的圆、测量圆的周长与面积、运用圆设计图案、制作纽扣画以及办手抄报等多种形式,让孩子们在实践中感受数学的魅力,激发对数学的兴趣和热情,领悟劳动创造美之乐趣。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孩子们会更加热爱数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会有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