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疑问1]
当班干部会牺牲自己的学习时间吗?
学习委员要花时间为成绩不佳的学生“补课”、劳动委员每天课后要留下来监督同学打扫卫生、宣传委员要牺牲课余时间出黑板报……“孩子你看,当这类班干部都要浪费你的时间,你还不如什么都不要当好好学习,这样才最实际。”想必每年在选班干部前夕,都有家长对自己孩子进行一番“劝告”吧。这是因为这些家长担心孩子因为将自己的宝贵时间花在集体或同学身上,而浪费了本应属于自己学习的时间和精力,所以才会有了之前这一番“苦口婆心”的劝说。
校长:锻炼能力和责任感,家长眼光应长远
对此,众多老师纷纷提出了相反的意见,建议家长应将眼光放得长远些,担任班干部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牺牲了学生的课余时间,但这却是一种锻炼他们各方面能力和素质的好机会。正如张俊明校长所说,担任班干部可以锻炼学生为他人服务的能力和责任感,这是单靠平时的学习难以收获的。
高考取得576分的严肇隽同学在高三时期一直担任交大附中学生会主席的重任,对于担任这项职务与学习是否矛盾的问题,他第一时间给予否定答案。他认为,担任学生会主席没有对自己的成绩产生负面影响,相反自己从中获益匪浅。虽然在其他同学抓紧时间看书时,自己仍辛苦地为学生会忙碌,但这些付出不会没有回报,他从中学会了从容应对问题,加强了与人沟通和协作的能力,这是很宝贵的经验和财富。他认为,“干部干部,先干一步”,作为学生干部,就要有身先士卒的精神,要做好辛苦付出的准备,高三的课业压力繁重,但并不能成为懈怠的借口,相反可以借此机会锻炼自己应对压力的能力,让自己变得更加成熟。
[家长疑问2]
当班干部能加重升学“砝码”吗?
在家长间还有这样的声音:老师,我家孩子很乖的,成绩也不错,你看看给他个班干部当当吧。有些老师说,这是他们每年在暑假的家访中肯定会听到的家长期望,家长的心理老师也很理解,一方面是想让孩子得到锻炼的机会,在待人处事上可以更成熟;另一方面家长中也流传一个普遍的说法,担任班干部等于是为升学增加“砝码”,特别是如果从小就能担任班干部的话,那在老师的评语中肯定都会有所体现,以后在小升初及中、高考的推荐、自荐和自主招生中肯定都能产生一定的加分效应,退一步说能得到一些印象分也是不错的。
校长:做好“吃亏”心理准备,无明确加分规定
对此,老师提醒家长,首先应以身作则,为孩子树立一个正确的道德观。现在大多学校采取学生自荐、无记名投票等形式选班干部,可以从小就培养孩子的选民意识,这种做法也能多少避免“开后门”情况的出现。此外,将“班干部”这个普通名词“功利化”和“妖魔化”都不可取,做班干部并不像某些人想的那样有特权或优先权,班干部最重要的是为同学、老师和集体服务,有时甚至需要牺牲自己的时间和利益,所以要先做好“吃亏”的心理准备。
而对于众多家长考虑的担任班干部是否能带来升学的“优惠”,吴坚校长表示,班干部学生在“推优”和“自荐”中,无明确规定能得到加分。但是如果在简历中写到自己曾做过班干部,那在进入面试环节时老师可能会针对这方面进行相关提问。如果面试老师发现,学生说的与写的名不副实,那对学生肯定是不利的。但如果学生确实展示出自己在该方面的能力,老师也会对此有一定印象的。总体来说,面试老师会结合学生平时成绩和该生的社会工作表现来做出最后的认定。
[国际视点]
■韩国:小学选班干部“就像竞选总统”
班干部构成:班长、副班长、总务、学习部长、财务部长
韩国小学选班干部就像竞选总统一样,只不过竞选方式非常孩子气。在开学时,老师会问谁愿意竞选班长等班干部。想当班干部的学生先报上名,老师会给他们一周的宣传准备时间,在这期间他们可以跟同学们拉近关系,帮同学们做事,让大家支持他们。而进入中学后,老师更愿意让那些学习成绩很好、性格很好、很会处理人际关系的同学做班干部。这样他们既可成为带头示范的好榜样,又能很好地跟大家相处,团结整个班级。
■马来西亚:低年级由老师任命四年级改票选
班干部构成:学长、班长、小组长、卫生股长
在马来西亚的中小学校,一个班通常有正副两名班长,职责是帮助老师维持班上秩序。每个班大约有30名学生,会被分成5至6个小组,每个小组设有小组长,帮助老师收发作业。另外还有一位负责监督值日生打扫教室卫生的“卫生股长”。小学低年级的班长等职务由老师任命,而四年级以上的高年级班长则由学生投票选出。除了每个班的“班干部”之外,马来西亚的老师还会从班级里选出一位成绩好的学生担任“学长”,负责维持班级秩序,监督学生。
■日本:人人都是班干部
班干部构成:班长、摆放桌椅管理员、分饭管理员、扫除管理员、黑板报管理员、电源开关管理员、鞋柜鞋箱清扫员、失物管理员、保健员
在日本,不论是小学还是大学,人人都是班干部,这似乎十分符合日本人不喜欢出风头的性格特点。由于日本的学校里有欺负弱者的现象,家长也怕孩子被欺负,因此从小就教育他们要学会“低调”做人。在中小学,每个班里都有“机係”(摆放桌椅管理员)、“给食係”(分饭管理员)、“扫除係”(扫除管理员)等“干部”,但他们既不需要选举,也不会被老师任命。有的干部会按照座次轮流担当,比如班长,其职责是在上课前和下课前负责叫起立,向老师敬礼!而类似于“鞋箱清扫员”、“失物管理员”、“保健员”等职务,则通过毛遂自荐,再由“石头剪子布”决定。
■美国:开学一个月内选学生“议员”
班干部构成:学校委员会“议员”
美国不像中国有“班干部”这么一说。但学校有一个10人组成的委员会,一般由三个学生、七个老师组成,每一个委员都被称为“议员”。这些议员的工作就是要收集学生的意见,比如对食堂伙食的改善,对老师上课的意见等一并反映给委员会,由委员会再向学校反馈。